(记者陈惠瑜 通讯员刘雨昕)增黔携手,山海情深。近年来,在增城派驻黔西工作小组的倾心帮扶下,黔西市合理利用帮扶资金大力发展猕猴桃特色产业种植,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
近日,走进黔西市林泉镇海子社区的猕猴桃种植基地,迎面可见成片的猕猴桃高挂枝头,农户们正忙着采摘猕猴桃,现场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当地村民正在装运猕猴桃
2016年,黔西市通过招商引资,将猕猴桃种植能人罗红卫引进到林泉镇海子村,种植了511亩精品猕猴桃。经过6年时间的发展,在增城派驻黔西工作小组提供销售渠道及品牌创建等倾力帮扶下,基地的猕猴桃已进入盛果期,每到猕猴桃成熟时,全国各地的猕猴桃批发商纷纷上门采购,供不应求。“这边环境好,无污染,种出来的猕猴桃又香又甜,还有东西部协作提供销售渠道及品牌创建等支持,对于我们发展精品水果非常有利。”罗红卫说道。
小小猕猴桃,大大增收路。在林泉镇增坪村林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猕猴桃种植基地,负责人黄勇正在指导务工人员剪枝。近年来,猕猴桃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样也为当地带来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这几年我们种植的猕猴桃可是出尽了风头。”黄勇介绍道,他种植的猕猴桃不仅取得了绿色农产品、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和有机转换认证,申报了农产品出口基地认证,还在2020年第二十一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暨第十四届中国有机食品博览会上大放光彩,荣获绿色食品金奖,给整个黔西的猕猴桃产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投入资金帮助发展猕猴桃产业以外,增城派驻黔西工作小组还想方设法增强农户参与现代农业的综合技能,培育了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联合黔西市人社局,先后邀请了贵州省农科院、贵州大学等猕猴桃专家现场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切实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技术,确保猕猴桃产业稳定增产增收。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猕猴桃分级制度,建设好保鲜冷藏等基础设备,延长猕猴桃的产业链,将猕猴桃产业利益最大化,并将根据猕猴桃的分级,引入到盒马鲜生、天猫、淘宝等电商和实体平台,有针对性地进行销售,扩大黔西猕猴桃的知名度。”广州市挂职黔西市副市长胡潘强表示。
目前,黔西市共栽种猕猴桃4万余亩,其中林泉镇增坪、山海等8个村栽种5400亩,带动20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下一步,增城派驻黔西工作小组将继续牵手黔西,在产业协作上精准发力,谱写东西部协作新“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