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龙永辉 郑景宇)10月26日中午,做完上午核酸检测点维护秩序工作的列玉娥、列沛棠走进仙村一马路一间“小超市”内,掏出自己的小本本,对照墙上数据,在货架上挑选满足生活需求的物品。不用扫码、不用付款,只需要登记、减分,就可以拿走货物。
这是仙村镇第一社区开办的“党建+”积分超市,目前已进入试运营阶段。
据介绍,仙村镇第一社区“党建引领,服务社群”为工作准则,探索“服务换积分、积分换物品”的模式,打造“党建+”积分超市,给在理论学习、文明创建、志愿服务、邻里纠纷排解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居民积分奖励,鼓励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爱心超市物品丰富 积分兑换模式激励志愿者
走进仙村镇第一社区“党建+”积分超市,货架上摆放的物品琳琅满目。积分超市分为四个区域:兑换区、爱心义卖区、微心愿区以及爱心商家四个区域。在货物上方的墙上,挂着积分超市管理制度、积分细则、兑换标准、积分超市光荣榜等内容。在积分兑换标准框内,具体物品和所需积分一一对应,如衣架是9个积分,黑色签字笔是3个积分,保温杯是20个积分……
在义卖区,第一社区携手仙村镇社工站,将志愿者所做的手工艺品放在超市内售卖,所得的收入捐入仙村镇第一社区慈善基金内。在微心愿区,则记录下社区居民的微心愿,方便爱心人士认领。
“我们从9月23日开始登记志愿者,只要来登记成为第一社区志愿者的居民,均可获得1个积分。无论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社区卫生清洁等志愿服务,均可获得积分,服务1小时就获得1个积分。”第一社区党委书记张永佳说,除了志愿服务外,居民被评为“星级文明户”“增城好人”,参与社区民主监督、认领居民微心愿、购买爱心义卖物品等均获得相应的积分奖励。
列沛棠、列玉娥两人是社区志愿服务的“熟客”,因此分别排在积分榜的第一、第二位。“积分超市物品很丰富,比较适合家庭使用。做志愿服务有积分,积分换生活物品,对做志愿服务的自己是一种鼓励。”列玉娥说。列沛棠则认为,这种模式有双重作用,“帮助别人或社区的同时,还能帮助到自己,一举两得。”
吸引爱心商家进驻 为积分超市引入社会资源
“党建+”积分超市吸引了8家爱心商家加入,志愿者获得的积分可以在爱心商家获得折扣或当现金使用。如某饮品店,20个积分可以当15元现金券使用;10个积分可以兑换10元现金券在爱心超市内使用。
张永佳表示,为了让积分超市持久运营下去,一方面,积分超市接受慈善商家和个人捐赠物品,另一方面积极调动辖区商家参与,引入源源不断的社会慈善力量。
据悉,参与积分超市的商家,以月为单位,可获得社区颁发的当月“爱心商家”牌匾。“采取这种模式,是让商家量力而行做慈善,同时也希望更多商家参与其中。”张永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