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作文教学仍是很多语文老师和学生心中的一道“暗礁”,新版《语文课程标准》针对这一现状,做了很多改革,降低了写作难度,重点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的情趣,巧妙实现“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过渡和升华。
小学阶段的习作以写记叙文为主,记叙文是要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人在事中,事中有人。不管是记事的记叙文还是写人的记叙文,“人”才是最关键,只有把人物写活了,作文才能打动、感染读者。有这样一句话:人物之美,美在个性。写人的作文,如何才能让人物形象鲜活起来?
一、抓特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有的人爱读书,有的人孝顺长辈,有的人胆小怕事……写作时,要抓住人的性格特点。你的文章想告诉别人什么,描写时必须心中有数,人物的特点抓得越准确,事例写得越具体,读者的印象也就越深刻。
二、选典型
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通过具体的事例写人,是写人作文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典型,文章就平淡无奇;塑造典型是为了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生动,所以,同学们塑造典型时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不能无中生有、捕风捉影。
三、重细节
1.外貌传神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描写人物肖像时,要通过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等刻画,以表现出人物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抓住人物的外貌是为了区别于他人,突出其独特之处,使肖像更具神韵。
2.语言恰当
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在事件中,通过恰如其分的语言描写,鲜明展现人物的性格,生动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恰当的语言描写,会令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人物的形象则能更加深刻地印在读者心中。
3.动作鲜明
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的举止、行为、动作进行描写。动作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所以写人的文章,鲜明的动作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
4.心理细腻
心理描写指对人物的内心思想感情进行描写,深入、细腻的心理描写能深入人物的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一篇文章,只有写出人微妙而真实的心理活动,才能鲜明地再现人物的形象与品格,感染读者。
刻画人物特点时,很多同学喜欢采用正面描写的方法,其实侧面描写也能很好地为展现人物特点。在描写人物特点时,恰当地加入侧面的衬托,会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